东吴证券陈李:增强A股市场的"获得感"

财商汇 时间:2024-07-18

        指数“波澜不惊”之下还要考虑A股投资者的体感。

        自2月以来,上证指数从低位回升,波折前行,当前在3000点附近震荡。

        股票市场有这样的表现,着实不易。在过去一段时间,监管部门出台了许多政策,正本清源,促进市场长期健康成长。初步建立“1+N”政策体系,围绕强监管、防风险、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,就涉及发行、上市公司、证券公司、交易等方面出台、落实不少政策,稳定了指数表现。

        尽管指数波澜不惊,窄幅震荡,投资者的体感在今年上半年是偏冷的。2024年上半年上涨的股票仅800只,占全部5300多只A股的15%。全部股票价格表现的中位数是-24%。做个对比,2023上下半年,全部A股涨跌幅的中位数分别是5%和-3%。考虑到全体投资者不是集中配置极少数权重股,而是正态分布在整个A股市场上,那我们可以说,整体投资者在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感受是明显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或许可以用上证指数抽象概括A股表现,但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需要考虑到一般投资者的感受,而不是只是关注指数的点位。有必要从增强普通投资者的全面获得感出发,提振资本市场。

        A股市场已经是广泛意义上的全体居民的财富体现。

        A股股民已经超过2.2亿人,基民超过7亿人,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18岁以上人口约11.1亿(城镇约7.1亿)。股民加基民占成年人口的83%!当然,股票占全民财富的比例仍然较低,5%左右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方面,这固然因为中国居民家庭固有的储蓄习惯,以及家庭资产主要集中在房产。另一方面,也表明A股创造财富的功能尚未实现。

        股票市场可以为社会全民创造财富。美国居民成为美国公募基金最大的持有人,占比达80%以上。通过基金及养老金等,居民是股票市场的最大持有人。股票资产在居民家庭资产中占据越来越大比重,2023年一季度约为25%。股票市值上涨或者下跌,通过财富效应,能够直接影响美国人的消费。有数据显示,自2023年美股上涨以来,有超过150万美国人的401K养老金账户市值超过百万美元,极强地刺激了美国消费内需。

        资本市场需要多元渠道获得积极的耐心资本。

        资金匮乏限制了A股市场表现。今年上半年,A股比港股更疲软。两个市场的企业盈利基本面基本一样,而A股所在的国内市场资金利率低于港股所在的港元(美元)环境。现在资金不足限制了A股市场表现。

        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,到国务院常务会议,再到证监会各项会议,一再强调“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”。然而,提到中长期资金,我们往往认为是公募基金、保险资金、社保资金、境外长期机构投资者等等。忽视了A股上市公司本身也是重要的中长期资金来源。上市公司需要股票投资,提高企业回报率,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股票市场需要上市公司,提供中长期资金,发现投资价值。

        A股上市公司就是A股市场的重要投资者之一。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回购股票、兼并重组、直接投资等多种方式从二级股票交易市场购买股票,成为重要的中长期投资者。

        海外成熟市场上,上市公司往往是投入金额最大的股票投资者。2012年—2022年,美国和日本上市公司累计分红、回购和以现金并购的规模大约是累计融资(IPO+再融资)规模的9—10倍。上市公司是美国、日本股票市场最大的购买者,超过了传统的保险资金、公募基金和个人投资者。同期,A股累计分红+回购+现金并购合计规模约为22万亿元,累计融资规模约为15万亿元,前者仅为后者的1.5倍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A股上市公司而言,股票投资相比委托理财、无效扩张产能,收益率更高更加稳定,更符合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。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,A股共有1162家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,总计1万亿元,其中30%是自有资金认购,超过3000亿元。有一些传统行业更是将50%以上的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,比如钢铁行业认购理财产品金额中有92%是自有资金。上市公司与其进行无效产能扩张,拖累ROE,不如将资金投资优质上市公司。上市公司是最专业的价值发现者。身处产业内,对于产业链上的公司,上市公司管理层比基金经理们具有更专业的价值发现能力,能够发掘深度价值。

        上市公司除了提升回购力度,也应该加大兼并购力度。上市公司进行兼并重组,不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更是价值发现,引导市场良性发展,是价值投资者的倡导者。

        活跃资本市场,提振投资者信心,应该给予广泛投资者“获得感”。

        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是人民性,这承载着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,美好生活需要以物质基础为前提,需要财富积累作支撑。除了劳动致富之外,人民愈发关注自身财富的保值和增值。A股市场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,还能增厚人民财富。我们建议未来政策更加关注提高普通投资者的体感。除了继续引导中长期“耐心资本”入市,能否鼓励支持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,甚至直接财务投资?能否有更多政策鼓励支持全行业从业者进行指数型产品投资?

热门资讯

推荐资讯

回到顶部